蝦咪!這個食材除了好吃🤤竟然還能快速癒合傷口?

熱愛美食的人,一定更熱愛生活。—— 夢幻廚房在我家

更多料理影片 ☛ https://goo.gl/986Hsy

 

茄科植物的馬鈴薯,本身含有一種「生物配醣體」,該成分被視為一種天然的殺蟲劑,是植物為了能順利生長、繁衍、減少蟲害而產生的自我保護成分。

生物配醣體是一群大家族,這個大家族有兩個著名的成員,分別是「茄鹼」(Solanine)及「卡茄鹼」(Chaconine)。它們對生物具有神經毒性,對人類來說,只要一點點的含量就可能致命。而新鮮的馬鈴薯,本身就含有非常微量的茄鹼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對此訂定的一般安全劑量是,「20~25毫克以下/每100公克的新鮮馬鈴薯」, 一旦攝取超過上述劑量,立刻產生食用安全上的風險。

馬鈴薯在發芽的過程中,會大量生成茄鹼,特別是馬鈴薯的外皮,含量特別高。馬鈴薯發芽後所產生的茄鹼含量,比未發芽時要高出7倍以上。另外,茄鹼本身的化學結構較為複雜,具有耐高溫的特性,一般加熱不容易完全去除。即便馬鈴薯只長出一點點的綠芽,再經過仔細削皮、加熱煮熟後,整體的茄鹼含量仍可能微量存在。

發芽的馬鈴薯可不是削了皮就沒事囉!必須強調,「劑量決定毒性」,不小心攝食過量的發芽馬鈴薯,對於敏感體質者如幼童、懷孕哺乳婦女、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不全者,就會大幅增加神經中毒的風險。

常見中毒的症狀包括:噁心、腹瀉、消化道不適、神經失調、出現幻覺等情形。因此,發芽的馬鈴薯,即使只有一點點發芽,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丟棄不食用。切勿因貪小便宜,而賠上身體健康,這可是相當划不來的啊。

結論

馬鈴薯發芽後,會大量產生有毒的「茄鹼」。「茄鹼」有耐高溫的特質,就算去除芽眼、削皮、加熱,茄鹼都可能微量存在,仍有中毒的風險。特別是對於年幼、懷孕、哺乳婦女、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不全的朋友,都是高危險族群,一旦發現有發芽的馬鈴薯,就應立即丟棄,不要再食用。

發芽馬鈴薯丟掉好可惜,不吃留下有妙用!

 

歐美、日本都有研究發現,生的馬鈴薯有癒合傷口的作用,我自己親身體驗用馬鈴薯泥敷傷口可以減輕發炎、加速癒合、防止感染。刀傷、割傷時自製馬鈴薯敷料,用生馬鈴薯磨泥,放到一塊乾淨的紗布上,敷在患處,再覆蓋一層紗布然後覆蓋保鮮膜,讓它停留1-2小時後取下,用食鹽水或飲用的過濾水清洗一下再繼續磨泥敷在患處。2小時後傷口疼痛感減輕、傷口加速癒合。

___

睿聆 Vivian(@dreamchefhome)分享的貼文 張貼

______

你的「追蹤」是我們最大的動力,

夢幻廚房會更用心,以美食為你製造幸福。

______

追蹤「臉書」 ☛ 夢幻廚房在我家

追蹤「Youtube」 ☛ 夢幻廚房在我家

追蹤「Instagram」 ☛ dreamchefhome

_______

我喜歡享受美食,但我更享受等待美食的出爐。——夢幻廚房在我家

相連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